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四季筵 > 第86章 十一 脆年糕红豆粥

第86章 十一 脆年糕红豆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次除了带回他们所需要的货物之外,路安和姚远还打探到一个消息:国家并没有真正灭亡。

大疾病来的轰轰烈烈,国家虽然在此前有所准备,但是没有抵抗过这次天灾,社会崩塌,人类文明一夕之间倒退百年,为了避免大疾病的再次爆发,不论是营地,还是隐居的个人,都在尽力避免与陌生人的接触,信息的传播再次变得困难而漫长,对于物资和信息的交换,盐场集市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据集市里的人说,盐场营地一直和首有联系,实际上全国有非常多类似的营地,这些营地有着高端的武装力量,保护着数量庞大的科技成果和科学人才,这种营地的出现似乎早就有安排,其规模完全不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营地。将它们所管辖的力量辐射开来,就像是华国版图上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每颗火焰都在以自身所能达到的最大能量惠及着周边的幸存者们,比如盐场营地,就因地制宜:造盐和发展集市贸易。以盐场集市为中心向四周建立相对有秩序的“安全区”。

还有人说,去年一座临近的核电站似乎出现了问题,核电站早在社会崩塌前就被安全停运了,这些年过去了,不知是里头设备老化还是人为的破坏,总之盐场营地派出了好几拨身着防辐射服的技术人员进去——都这个世道了,人人自顾不暇,大家都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人在这时候还愿意去那危险重重的核电站里,就为了这一片区的安定。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些能量巨大的营地是国家为人民留下的最后保障,而随着时间推移,幸存下来的人们都有了自己的求生之道,混乱的人类社会并未彻底断绝,在经历沉寂的数年后,剩下的寥寥人类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在各个营地的管辖下,秩序被重新建立,并且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前来——但这似乎又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很多营地因为人口增长太快,再次爆发感染,而营地就此覆灭。

盐场营地吸收了一些失败经验,从来都不乱吸纳人员,能进入这个营地的都是高精尖的科研人员,这些科员人员再进入营地后基本就不再出来了,营地给予了他们一种近乎禁锢的保护,但就是这样的办法,让盐场营地很好的保存下来,他们所建立的集市还惠及省内众多幸存者们,除了可以提供安全的食盐和贸易保护之外,这个营地还时不时地会为幸存者们提供其他营地的消息,比如外省大营地的方位,和大营地需要的人才,一些滞留在省内的外乡人想要回家,可以先试着应招入大营地。还有一些台风等极端天气的预警,虽然比起末世前,对于气象预计的不是那么精准。

这些消息是路安和姚远这次去盐场集市才打听到的,路安第二次去集市了,很多人都混了个眼熟,所以才得知了这些消息,除此之外,他还得知首都政府并没有覆灭,他们一直在苦苦支撑着,末世刚刚来临时大家都过得很艰难,经过几年了,这才可以稍稍喘口气。得到休养的首都就像是一个大脑,她联系起了这些星星之火,将这些力量加以统筹,希望能重建华国。

并且还有消息说,首都那边已经研制出了疫苗。

如今的幸存者,几乎每个人都是病毒的携带者,他们现在健康得活着,是因为自身免疫和病毒产生了一种微妙平衡,只是这个平衡太容易被打破了,有太多种事情能激发每个人体内沉睡的病毒,每个人都是感染源,只要人类还活着,大疾病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现在,却有消息可以彻底断绝大疾病了。

“路安,”赵悬问,“以后幸存的人会不会都往首都去?”

“或许吧。”路安不置可否。

赵悬和路安正提着两个簸箕,在村子下方的水塘边捞猪草,路安用耙子将水葫芦捞过来扔进簸箕里,赵悬就顺手压了压,让簸箕可以装下更多水葫芦。

快入冬的时节,整个村子变得更加空旷起来,周边茂密的山岭里时不时传来鸟儿的长鸣,回声带着孤寂的味道,一声一声,传进这座荒村里,再荡了出去。

水塘的水面会随着微风荡起圈圈涟漪,水塘边的芋头已经枯败,小树枝上全是破洞的蛛网,上头还挂着一只早已死去的大蜘蛛。

路安捞猪草的时候,无聊的赵悬就在周边逛逛荡荡,和路安聊天。

他们都认为首都研制出疫苗的是好消息,但是她和路安应该不会去首都了,路途太遥远,他们赌不起。

他们所囤积的食物能吃两年,只要这里不闯入带有恶意的陌生人,在这南方省份的延绵山岭之中,他们大概率会终老于此——这是赵悬和路安现阶段的想法,也许以后想法会变,也许哪天他们又准备前往首都了。

谁又知道以后呢?

姚家人似乎也没有离去的打算,姚远前几天还和路安去了山里的狩猎小屋,两家人打算再猎到什么大型的猎物,照旧熏了拿到盐场集市上去贩卖。

姚家人的鸭子养得不错,他们家的鸭子和赵悬家养的鸡一样,都是散养的,白天放出去让它们自己找食吃,晚上关进圈里。

姚远说他得等鸭子们长大,也要等狗狗长大——等狗狗彻底长成了男子汉了,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走出这片山岭,他们做父母的则会一直留在这里,养多多的鸭子,放多多的羊,等哪天儿子累了,也有个归处,那时家里有羊有鸭子,饿不着他。

两家人就这样默契地都决定定居在这里。

赵悬觉得这样挺好,她喜欢这一家三口,两个村子两家人,都不至于太寂寞。

这样想着,突然一阵风吹来,赵悬打了一寒颤,她朝池子对面的路安喊道:“路安,我们今天煮红豆粥吃吧?”

路安没有意见,点头:“好,再烤点年糕吃。”

两个人相视一笑,意见达成一致。

“那我先回家把豆子泡上!”赵悬说着转身就要回家去,她正站在水潭边荒草茂盛处,一个不留神,差点被荒草里的一个硬物绊倒,她用脚拨开杂乱的草叶,然后像发现什么似的蹲下身来,过了一会儿,她招手喊路安:“路安,路安你快来啊!”

路安丢了耙子跑过来,见赵悬正蹲在一个破石块前,赵悬指着石头上刻着的字,语气总有些小兴奋:“你看上头写的是什么?”

眼前的东西确切来说不是石块,而是一方倒伏下去的石碑,石碑仰面倒下的,时间已久,杂草就长了上来,将石碑遮挡着严严实实。

而石碑上刻着三个字,虽然有些模糊了,但路安还是能辨认出:上溪村。

原来这个村子真的叫上溪村。

赵悬记得姚家人所住的村子叫下溪村,顺着溪水再往下,还有一个村子叫溪尾村,所以路安得出了结论,他们所住的村子叫上溪村。

没想到路安歪打正着,他们的家,真的叫上溪村。

“好神奇啊,我们发现了这座村子的名字!”赵悬感叹。

他们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所以村子也接纳了他们,并告诉了他们自己真正的名字。

上溪村,一个普普通通、却又是如此理所当然的名字。

路安说,想要吃年糕的时候,恰巧就发现了这座村子的名字,是一件很应景的事情。

他们现在很喜欢用吃一顿来庆祝某件事情:插完秧了,吃一顿。收获了,吃一顿。春天来了,吃一顿。秋天要过去了,也吃一顿。

他们似乎有很多个吃一顿的理由。

回到家后,赵悬舀一碗红豆出来,淘洗干净后就倒入砂锅中熬煮。

红豆和绿豆今年都有种一些,和黄豆一样,村子里找到的这类种子很多,所以豆子一直不缺,黄豆大部分要存下来酿酱油用,偶尔还会拿来做一些豆腐豆浆,所以黄豆一直是种植量比较大的作物,剩下的其他豆子,赵悬会拿绿豆发一些豆芽,红豆则拿来做一些甜豆沙馅,除去这些,红豆绿豆的消耗并不多。

煮着红豆的空档里,赵悬从冰箱里拿出了前几天打好的年糕来——实打实用糯米锤出来的年糕,又白又软,有切成块状的一大盆,另外还有搓成丸子的一大碗 ,这些都被赵悬很小心地放进了冰箱里。

今年赵悬的幸福度很大程度上是被这些年糕影响的。

切成块状的年糕可以蒸软了沾黄豆粉吃,可以裹上蛋液油炸来吃,还可以用炭火烤得脆香后配着红豆粥吃,随便怎么吃,都好吃。

路安捞完了猪草,他在隔壁煮好了猪食顺带喂好猪,这才才洗了手,返回家里。

还在门外,他就闻到红豆粥甜甜的味道。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熬煮,红豆已经变得软糯如泥,煮熟前赵悬将糯米丸子也放入红豆粥中煮熟,雪白的丸子在红豆泥中沉沉浮浮,糯米粉会让汤更加浓稠。

赵悬将红豆粥端走,空出了炉子,她在炉子上架上烤架,把三块巴掌大的方年糕放在炭火上烤着。

白年糕上出现了点点焦黄的脆壳,用筷子翻个面,受热均匀的年糕会慢慢膨胀起来,直到脆壳裂开一条缝,露出了细腻粘牙的内里。

见路安回来了,赵悬朝他招招手,笑得眉眼弯弯的,她顺便将烤好的一块年糕用筷子穿了递给路安,说:“快尝尝。”

路安吹了吹烤年糕,然后一口咬下去,“咯吃”一声咬碎脆壳,年糕内里又黏又甜,拉出长长一条,很烫,路安一边哈着气一边吃着。

怎么能不好吃呢?这是他们辛苦一年收获来的食物,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装一些红豆粥,下午给小禾姐他们送去,”赵悬说着,她又看了一眼炉子上烤得正香的年糕,顿了顿,“年糕就算了……”

她还是舍不得年糕。

舀出送给姚家人的半罐红豆粥,剩下的半罐赵悬打算带上烤好的脆年糕,先送到坟头上,让两人的父母还有刀嫂也尝一尝。

这一年里,他们做了好吃的都会在坟上摆一份给那边的亲人们尝尝。

食物不会摆太长时间,离开时他们就会带走,然后回家吃掉——鸟儿越来越多了,祭品离了人,很快就会被鸟雀啄食,他们显然还没有富裕到舍弃这些祭品的程度。

回来的路上赵悬挎着篮子,看了看自家对面的那栋小楼,她记得老刀曾经对她说过,如果他决定在村子里住下来,就住进那栋两层小楼里,两家人面对面,做邻居。

回到院中的两人各捧着一碗香甜的红豆粥,碗沿上都架着一大块脆年糕,他们将长凳摆在院子里,齐齐坐着,一边喝着粥,一边晒太阳。

甜而稠的红豆粥喝下肚,整个人都暖起来了。

突然,赵悬说:“路安,我们把对面的那栋房子收拾一下吧!”

路安“咯吃咯吃”的咬着年糕,漫不经心地问:“怎么啦,你想换房子住啊?”

赵悬摇头:“哪能呢?我是想收拾出来给哥住。”

路安这才抬起头来,看向赵悬:“你确定他今年能回来?”

赵悬眼神坚定:“我确定!”

——赵悬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她相信逻辑。她认为,老刀把妻子的衣冠冢建在这里,那么只要他还活着,他就会回来。

末世后的人命多贱啊,死一个人和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寿命再不是用年计算,而是用天,有时候只是分离几天,就成了永别,所以老刀要来看妻子,期间不会隔太长的时间。

赵悬不知道路安是怎么想的,赵悬觉得自己的想法总有些天马行空,就像他们当初要在上溪村久住这个决定,是赵悬一拍脑门的想法一样,今天她又灵光一闪,决定修筑一下对面的房子,以此来欢迎老刀的归来。

路安似乎很了解赵悬的性子,就像当初他爽快地答应下来一样,正吃着年糕的路安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很快地回复道:“好啊!”

橙色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噙着淡淡的笑,像一朵灿烂的朝阳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