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61章 和平使命

第61章 和平使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马赫迪的首都布琼,独立日庆祝的氛围还在持续。

结束了剪辑撰稿工作的李简明也与小杨相约逛一逛。

走在街头巷尾,随处能看见售卖热带水果的摊贩,椰子、香蕉、木瓜和芒果是主流,早就听闻马赫迪的热带水果出名,小杨新奇的一路看一路拍。

“可真香,好甜!”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和欢快的音乐,街头艺人的表演引得人群阵阵喝彩。

远处的广场上,巨大的舞台正在进行着精彩的文艺演出,远远的能听见演员们热情激昂的歌声。

“如果马赫迪全国都能这样就好了。”

如果不是李简明曾亲眼见过难民营和布琼之外满目疮痍的世界,她或许也会沉醉在这一片欢乐祥和之中,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

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而这场盛大的维和部队授勋仪式,也将在这热烈的节日氛围里拉开帷幕。

当昆仑镜将这盛大的授勋仪式画面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顺治皇帝坐在龙椅上,眼睛死死地盯着昆仑镜中那没有皇帝却依旧井然有序、热闹非凡的场景,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心里满是疑惑与不安,仿佛被一团迷雾笼罩,怎么也走不出来。

“无君之国,这究竟是何道理?”顺治喃喃自语道。

别看古代王朝表面上一派稳定,但是谁不怕?

建国初期十万大山剿匪的案例已经证明了古代实际基层吏治的欠缺。

在那崇山峻岭之间,土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朝廷的政令难以通达,地方治理混乱不堪。

看似稳固的统治根基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养心殿的香炉飘出袅袅青烟,却压不住满朝文武身上散发的焦躁气息。

鳌拜站起身来,声如洪钟,话语里透着满满的担忧和警惕:“陛下,不管这无君之国是怎么回事,咱们都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就是就是,”范文程紧接着附和道,脸上满是焦急,“如今各地因为昆仑镜的事儿,起义不断,那些乱党都妄图推翻大清统治,必须得赶紧想出应对的办法,把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都严惩了,这样才能稳固我朝江山啊。”

顺治皇帝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脸色越来越凝重,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

昆仑镜带来的冲击,就像一场凶猛的暴风雨,已经让这个古老的土地开始了新的动荡和革新。

而顺治,作为一国之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和顺治的愁苦但还能勉强维持的生活相比,道光皇帝的日子可就难过多了。

他坐在紫禁城的宫殿里,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满心都是无奈和绝望。

内有汉人起义,烽火不断,外有八国列强虎视眈眈,像一群饿狼盯着猎物。

他原先还以为这昆仑镜是上天赐给大清的宝贝,能帮着大清走向繁荣昌盛。

可在李简明毫不留情地把殖民者的阴谋诡计都揭露出来后,他心里明白,天下大势已去,区别只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的事儿。

唯一让他觉得庆幸的是,他之前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事儿,虽然彻底惹怒了不列颠,但在国内,却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他这个皇帝的威望好歹算是勉强维持住了。

“打,咱大清的船怎么能跟不列颠对抗;不打投降,赔款割地,大清迟早得亡。”道光满脸愁容,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声音里透着无尽的悲凉和无力。

“早晚都得亡啊……”

那一声叹息,仿佛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叹没了,整个宫殿里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

周五,七点十分。

疯玩了一天的李简明揉着眼睛前往大厅,她正寻思着找杯黑咖啡续命,却被联络员破锣般的嗓音震得一个激灵。

“意大利的记者队伍还没来!”

尖锐而急促的爆鸣,在大厅里回荡。

紧接着,酒店服务人员脚步匆匆,神色间焦急地冲进楼梯,似乎是试图寻找失踪人员的下落。

“这可太意大利人了。”小杨靠在大厅的大理石柱旁,优哉游哉地啃着面包,看到李简明过来,便努了努嘴,示意电梯方向,调侃道,“他们是来采访的,还是来拍《罗马假日》的?”

“来迟到的。”李简明无奈地笑了笑。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规定,任何一位在维和行动中表现格外突出的维和人员,都有资格被授予“和平勋章”。

这枚“和平勋章”意义非凡,它是联合国用以表彰维和人员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象征,是联合国给予维和人员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此次,与李简明等人一同前来的工兵营军官们,却因维和时长未达评选标准,错失了这一荣誉的角逐机会。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东大防暴队凭借在任务区的出色表现,成功登上授勋名单。

当老赵带着李简明与小杨和马方负责接待的联络员碰头时,李简明才惊喜地发现,眼前这个衣装笔挺、精神抖擞的年轻人,竟然是之前在卫星城基地被诬陷的安吉。

在维和人员的全力帮助下,安吉才得以洗清冤屈,平安返回家乡。得知此次维和部队授勋仪式的消息后,心怀感恩的他自告奋勇前来参与接待工作。

“我会给我的老朋友们安排一个绝佳的拍摄位置。”安吉眨了眨眼睛,幽默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那可真是荣幸至极!”老赵听闻,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递给安吉。

这盒烟可是老赵从国内带来的珍藏品,平日里都舍不得抽,抽一支便少一支。

小杨清楚地记得,自己也只在刚刚进入红洲基地时,看见老赵与连长寒暄时用过一次。

安吉显然也了解这些香烟的珍贵,他接过烟,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热情地拍了拍老赵的肩膀,又赶忙转身嘱咐司机,要把这几位当成自己人,务必安排好舒适的位置,千万不能让客人在路上颠簸受罪。

李简明也如愿获得了靠窗的座位。

说实话,相较于车内其他欧美人士身上那浓郁得近乎刺鼻的香水味,靠近车窗的位置空气更为清新,让她感到自在许多。

她实在难以习惯那种过于浓烈的气味,每次闻到,都觉得鼻腔被刺激得难受。

并非所有国家都会大张旗鼓地举办授勋仪式,有些国家由于自身实力有限,经济、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是低调地邀请领导前来简单颁发一下勋章,仪式便匆匆结束。

而这一次,能有如此盛大的授勋仪式,还得多亏了马赫迪独立庆典的契机,马赫迪官方希望借此机会组织一场大型的热闹活动,以此来提振国内经济。

一方面,众多国际友人的到来会带来大量的消费,刺激当地的商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国际活动,能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

至于其中是否还有想要借此冲散北方紧张局势影响的考量,李简明也无从得知,但从现场的种种迹象来看,似乎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此次出席授勋仪式的嘉宾阵容堪称豪华,不仅有各国的维和部队和警队成员、联马团各部门的官员,各国驻马地的使领也纷纷到场,甚至还邀请了众多各国企业代表,这般规模实属罕见,从中足以看出新总统推动国家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坚定决心。

“所以,上一任总统宣布要求联马团撤离的申请应该不作数了吧。”

小杨脸上带着思索的神情,似乎在试图从这复杂的局势中理出一丝头绪。

“照这个样子,感觉是给台阶下吧。”

一行人七嘴八舌都讨论着,很快,到了授勋仪式举行的场地。

这天的布琼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虽然依旧酷热,但不时也有清风袭来,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就如人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镜头一样,总统府外高大威猛的外围警卫戴着墨镜,全神贯注地留意着四周的丝毫变化。

当地记者们早早地就已准备就绪,各种专业的拍摄设备整齐地架设。

随着乘载着维和人员的车辆缓缓驶入广场,一时间,噼里啪啦的拍照声此起彼伏,闪光灯不断闪烁,强烈的光线差点晃得李简明睁不开眼睛。

“一定要把咱们的队伍拍得帅气、精神、阳光!”老赵站在一旁,一边看着眼前的场景,一边忍不住对李简明和小杨絮絮叨叨地叮嘱着。

“这阳光再怎么拍,也比不上马赫迪这炽热的太阳吧!”小杨忍不住调侃道,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李简明反应极快,立马接了这句梗,巧妙又有趣的回应,逗得周围的国内同僚们都忍不住会心一笑。

“……对,就是这种感觉。”老赵肯定地点了点头,小杨也无奈地笑着点头表示认同。

随着各批次授勋成员整齐入列,联马团总司令大卫稳步走上发言台,开始致辞。

大卫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他回顾了维和行动中的点点滴滴,对所有维和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赞扬。

在大卫致完辞后,授勋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马赫迪国防部的几名官员身着整洁的制服,庄重地端起垫着红色绒布、里面放满金光闪闪勋章的托盘,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为各国的防暴警察代表授勋。

每一位受勋者在接过勋章的那一刻,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荣耀,他们中不少人眼含热泪,透露出对这份荣誉的珍视。

“几块小牌子,就能让他们如此高兴。”刘邦不禁微微摇头,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在他的时代,荣誉和地位是要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来衡量的。

想当初,他在楚汉相争中胜出,建立大汉王朝,分封诸侯时可是慎之又慎。

土地、人口、财宝,每一项赏赐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既要论功行赏,又要防止诸侯势力过大威胁到中央政权。

“朕为了安抚这些诸侯,费尽了心思。”刘邦感慨万千,“这后世之人,与我大汉的诸侯们,真是天壤之别,好在……”

他又看了一眼昆仑镜,心中暗自思索着这这样的勋章能不能化用在大汉。

授勋完毕后,联马团总监代表全体队员发表感言,现场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

等授勋仪式全部结束后,新总统夫人上前宣布招待酒会正式开始。

一时间,现场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许多代表投资东大企业的来宾都端起香槟酒,面带微笑地走过来,向东大防暴队表示热烈的祝贺。

还有不少人满怀热情地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目标人员,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李简明在人群中穿梭忙碌,进行拍摄工作时,竟再一次遇见了熟人——卫星城的传奇警花艾瑞克。

这位被大家称作“花木兰”的女警,可是卫星城维和警署赫赫有名的神探,担任着“警长”的重要职务,甚至在不少当地部落都享有极高的威望。

李世民紧皱眉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这授勋之法,值得我大唐借鉴,用以表彰那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

魏征向前半步,笏板叩地发出清越声响:“陛下圣明!然臣斗胆进言,此等荣誉当与爵禄相辅,方能彰显天威。”

侯君集也不禁感叹:“后世仅凭一枚铜牌便能凝聚军心,其治国之道已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大唐也需未雨绸缪,方能应对这未知的变数。”

李世民听得此言,忽然想起武德年间那段腥风血雨。

那时他带着玄甲军夜袭,侯君集浑身浴血仍死死护着帅旗,战后论功行赏时,这个莽夫却红着脸说不要爵位,只要陛下赐他半坛西域葡萄酒。

想到此处,他不禁会心一笑:“着御史巡查,密切关注各方动向。”

只是,李世民望着昆仑镜的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陈爱卿,三姐的祭日快到了吧?”

陈叔达闻言,手中的牙笏差点滑落。

“平阳昭公主”的长公主,当年太上皇起义时,组建娘子军,在关中竖起反隋大旗,那身银甲白马的飒爽英姿,至今仍在民间传唱。

明德有功曰昭。

“回陛下,”陈叔达小心翼翼地回答,“平阳公主的忌辰在半月后。”

“朕有时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