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外面待久了有些口渴,缓慢往商铺那边走。
这边的店都是独栋小三层外加个院子,一栋连着一栋。
他们找到了一家门口摆放着桌椅的便利店。
这家店的外观和其他店差不多,估计是当地统一设计的。抬头能看到一块原木色的招牌,上面写着:阳光小卖部。
店里只有老板一个人,她正在清点货物。
他们径直走到冰柜前。
“你要喝什么?”
“矿泉水。”
詹詹拿起矿泉水,手上传来冰凉触感提醒着她,刚来月经喝冰的容易痛经。
她把冰水递给林之息,自己则从隔壁货架拿了瓶常温的水。
两人在柜台等老板过来结账。
老板把手上的活停下。
忽然,詹詹发现这个老板有点眼熟,试探性地问了一句:“阿秋?”
老板听到这个名字确实有反应。
她抬头:“嗯?”
两人对视的这一刹那,确认了彼此的身份。
“阿秋!”
“詹詹!”
便利店老板的全名叫曲越秋,和詹詹的母亲伍丽君是同村人。
曲越秋比詹詹大六岁,跟她关系不错,是小时候会带着她到处玩的大姐姐。
“你放假回南城了?”
“我刚好在附近出差。”
“这样啊。”
“原来你的店开着这里呀!”
“是啊,刚定下来,没开多久,忘记在朋友圈发一下定位了。”
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
“那这位是?”
“这是我老板,他刚好想出来逛逛。”
不出她所料,曲越秋的眼神意味深长。
詹詹不好当着林之息的面直接说什么,只能用眼神暗示她不要多想。
曲越秋带着调笑的目光缓缓点头,嘴角含笑。
她看起来不止会多想,还会把事情传到十里八乡。
看到俊男美女站在一块,有一些人明明自己也单身,但总会自动代入月老红娘的身份,试图撮合别人。
曲越秋就是这样的人。
詹詹知道这种情况她解释也没用,干脆不再解释。
他们打算在便利店这边再坐一会儿,吃完曲越秋送的小吃后再离开。
詹詹原本担心林之息听她们聊天会不自在,不过他表示没关系,并且乐意听詹詹和家乡人聊天。
她们也难得多聊几句了解彼此的近况。
这时,小店后门被打开,似乎有人进来了。
“姐,谁来了?”
一个绑着丸子头的年轻女孩走了进来,她身穿波点泡泡袖连衣裙,手抱着几个快递盒。
“啊,阿翠,你快来!”
曲越秋高声呼唤她。
詹詹听到“阿翠”这两个字,脸色微变,手足无措。
曲越秋没注意到詹詹的变化,硬是把她拉起来,带她见小姐妹。
“走,带你见见她。”
三人在便利店里相聚,林之息一人坐在外面,不打扰小姐妹们的聚会。
“啊!詹詹!你是詹詹吗?”
李翠露出惊喜的表情,一把将手里的快递扔到旁边的桌上,空出来的双手迫不及待地拉住詹詹。
詹詹则眼神躲闪,表现得有些局促,扯着微笑:“阿翠,好久不见。”
确实很久,距离上一次见面过去了将近四年。
“你本人比照片上还好看呢!”
李翠笑容明媚,眼睛明亮又清澈。
她善意的目光让詹詹放下担忧,恢复如常。
“你……你最近过得还好吗?”
“当然!多亏了你!”
詹詹微微一愣。
“多亏了我?”
“对啊!如果不是你的安慰和鼓励,我也没那么快过上现在这么自由的生活。”
李翠的手和伍丽君的手很像,干燥粗糙,纹路清晰,但也不完全一样,李翠的手更加厚实些。
她的脸色比詹詹去年在视频里看到的要红润健康一点。
看到她真的过得还不错,詹詹的紧张缓解了很多。
她不敢面对李翠是有原因的。
李翠今年23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那个孩子明年也差不多要上幼儿园了。
她是贫困家庭出生的可怜孩子,在家排行老二,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刚满18岁,她就未婚先孕,结婚成为家庭主妇。婚后也没停歇,一直到生完三胎为止,小小的年纪便被困在了家庭里。
詹詹和她其实并不熟,今天是她们的第二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四年前,詹詹当时国庆放假和詹千岩回老家办事。
那时伍丽君刚离世,父女还不习惯没有伍丽君的生活,两人都不太会做饭,经常去外面吃饭。
正巧李翠和她丈夫正在补办婚礼,于是父女俩在亲戚的带领下包了个小红包去蹭饭。
开席后,她从同桌的亲友口中了解到关于这对新人的信息。
新郎新娘有着10岁的年龄差。
这并不算震撼。
当她听说新娘连法定年龄都没到,只比自己小一岁,并且还有个孩子时,詹詹大吃一惊。
这给了从小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她一个不小的冲击。
当时的她还天真地以为过早结婚已经成为历史,没想到当下她就遇见了一个19岁的新娘……
她起初对此非常不解,甚至因此对李翠产生不太好的初印象。
在酒桌上亲耳听到李翠父母吐槽女婿,并忽视女儿想要母亲陪伴的需求后,詹詹沉默了。
这显然不是李翠自主选择的结果。
新人双方的家庭好像对彼此都感到不满,酒席也发生过小小的摩擦。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暗示着这对夫妇注定要分离的未来。
婚礼后,李翠随丈夫一起定居遥远的东城,后来詹詹就没再见过她。
直到去年的某个夜晚,她刷短视频再次看到这张熟悉的面孔。
李翠从生完第一个孩子开始就没有再正式外出工作。
她平时捣鼓网络,在下沉用户最多的平台当了个小小的母婴博主,两三年也攒了3万粉。平时能够接一些小广告赚点钱补贴家用。
去年,她发布了一个关于家庭矛盾的争吵视频,在网络爆火,然后经历网暴退网。
视频里,李翠像往常一样拍摄开箱视频,展示自己网购的一套只需9块9的新碗,结果被丈夫念叨败家。
她丈夫认为家里有,没必要浪费钱又买新的,9块9也挺贵的,责怪李翠乱花钱。
而李翠觉得家里的碗从结婚用到现在太久了,有一些碗还出现了裂纹和缺口。而且她买碗是给全家用的,怎么能算乱花钱?
紧接着,她丈夫又拿孩子多,要上幼儿园等等理由继续指责她,两人爆发争吵。
大多数时候,婚姻里的争吵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鸡零狗碎堆积到极限才出现的。
视频的结尾,李翠虽然一脸疲惫和失望,但她仍旧坚定自己买碗并没有错。
这是一个有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普通矛盾,没人能料到它几日后会在互联网上掀起狂风巨浪。
视频刚发出去时,很多拥有相同处境的妈妈们在她的评论里鼓励她,帮她说话。
李翠这时还沾沾自喜,打开评论给她丈夫看。
这不是她第一次发布这种视频。
她远嫁外地被困于家庭,身边没有亲友。和丈夫争吵时,不善表达的她总处于下风。
曾经关系好的亲友要么都在家乡,要么还没结婚无法共情她的生活。
她日常也就只能通过电话倾诉,后来账号有粉丝了,她也就开始发到网络上从网友那里获得安慰,向丈夫证明自己没有错。
然而,这个视频突然火了。
在互联网这个利益至上、娱乐至死的领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朝着魔幻诡异的方向发展。
无良博主追逐热度,模仿该视频添油加醋地拍成了段子,赚热度借机直播带货。
厂商利用这个舆论搞营销,推出同款“9.9元一套碗”。
网友实时造梗“碗你(我爱你)”、“碗你就给你买碗”,晒夫妻聊天记录,拍恩爱视频。
将一切娱乐化是互联网常态,如果只是给大众带来欢乐,那事情就很简单。
舆论总是瞬息万变,有人开始质疑李翠视频的真实性,怀疑她恶意摆拍,故意激化社会矛盾赚热度,借此直播带货。
事实上,李翠在发现舆论风向变得诡异之后,就立刻把视频给删掉并声明退网一段时间。
她始终都没有借这波破天流量赚钱。
互联网各种大大小小的博主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跳出来指责她摆拍,甚至放出仿拍博主直播带货的截图,指假为真“证实”李翠就是为带货而摆拍。
或许是因为李翠长得太普通,视频拍摄得又比较粗糙,竟然没什么人分辨得出直播截图并不是李翠。
再加上李翠做博主很久,主页橱窗一直挂着产品,看到橱窗的观众更加认定她在摆拍。
连一些有流量的大媒体,也在无考据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引导舆论暗示李翠摆拍。
一时间,李翠从被万人同情的处境变得孤立无援,所有人都在怀疑她,所有人都在骂她。
原本因为网络评价吃鳖的丈夫也硬气起来,责怪她小肚鸡肠,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到网上,引发这么大的影响。
这件事给了她巨大的打击。
詹詹便是在这个时候知道到这件事,她非常惊奇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李翠被判定造假。
她相信李翠没有,因为她在李翠绝望痛苦的表情里看到了伍丽君——作为家庭主妇,付出不被看到,花钱需精打细算,必须将一切奉献给家庭。
詹詹深知互联网如同洪水猛兽,吃人不吐骨头,轻易就能吞噬掉普通人。
她也理解大众对摆拍的厌恶,因为大众被欺骗过太多次了,所以对此深恶痛疾。
在她看来,无论是仿拍还是引导舆论的博主,他们行为里的恶意可比李翠的要严重得多。
站在中立的角度,她把搜索到的事实一张张列出来,以此反击引导舆论的博主。
虽然这并不能证明李翠没有摆拍,但至少可以让一些人意识到是谁在欺骗大众赚流量。
让她没有预料到的是,她的帖子一发出来便遭到了攻击,评论区不少人说她蠢,活该被骗。
其中她还看到一个眼熟的ID,此人在许多相关帖子里复制粘贴,用造谣李翠直播带货的方式来证实李翠就是在摆拍赚钱。
她点进对方的主页,确认对方只是个路人,和李翠毫无关系,却乐此不疲地混迹各种相关帖子里造谣抹黑他人。
这让詹詹感到毛骨悚然。
她很想做点什么,但她觉得很无力。
她无法忘记几年前婚礼上那个可怜的小新娘。
最后,她能做的可能只有安慰一下身处暴风眼中心的李翠。
她知道曲越秋在外打工时有照顾过这位同乡的妹妹,所以很轻松地获得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安慰过后不久,她得到了曲越秋的感谢:“詹詹,你太棒了,他俩可终于离了!”
“啊?”
等等!她清楚地记得她可没有劝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