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109章 上眼药

第109章 上眼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安坐了整整六天的飞机,又从加尔各答转了四个小时的军用列车,终于抵达列多。再颠簸两个小时的军用卡车,才一路灰头土脸地抵达兰姆伽营地。

她的行李还在路上,一共有好几个箱子:瓜岛带回来的笔记、样本、地图、军刀、军服,打包不下的两摞文件,以及纽约买的华服、纪念品。

林安自己只背着一个战术背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药品、笔记本和要交给魏德迈的报告初稿。

联络官带她走进司令部,说魏德迈将军很快会见她。

林安一脚刚踏进门槛,还没站稳,眼角就扫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正俯身看着一份文件,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毛衣和军裤,鼻梁上架着那副显得有点滑稽的酒瓶底眼镜。

“师长!”她脱口而出。

那人猛地抬头,一双眼睛倏地亮了:“林安?”

“哎哎哎——”

廖耀湘才刚喊出半声,林安已经放下拐杖,像阵风似的扑了过去,扑进了他的怀里。

“你这丫头——”他被撞得往后退了半步,一只手下意识扶住她的肩,脸上却已经笑开了。

林安紧紧抱了一下他,立刻松开,又咳了一声,站得笔直,敬了个礼:“报告师长,我回来了!”

廖耀湘看着她瘦了一圈、晒得更黑、一瘸一拐的样子,半晌没说话。

最终,他只是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回来就好。”

林安坐下来的那一刻,整个人几乎要塌进木椅里。她拄着拐杖,膝盖还隐隐作痛,但神情却是前所未有的放松。

廖耀湘倒了一杯水递给她,“慢点喝,别呛着。看你这副样子——累了、瘦了、也够辛苦了。”

“真是辛苦了,”林安接过杯子,笑嘻嘻地说,“我是从瓜岛的战壕里爬回来的。”

廖耀湘看着她腿上的绷带,又看了看她晒得发红的脸,神情一敛,“怎么回事?”

“本来是去观察的。”林安耸了耸肩,“顺便在前线呼叫了两次空中打击,结果回不去了,鬼子进攻了整整一晚上,我们14个人死了9个。我算是幸运的。”

廖耀湘越听越严肃,“你太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了!”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哎呀,这不是小林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孙立人走进作战室,语气里透着惊讶。

林安连忙站起来向他敬礼,“孙师长好!”

“坐、坐。”孙立人示意她坐下,问了同样的问题,“你的腿怎么回事?”

“小问题。”林安原样说了一遍。

孙立人也皱起了眉头,问,“你不是跟夫人一起去华盛顿访问的吗?怎么去了瓜岛?”

“表面上说,是因为美国空军邀请我的。”林安说,“实际上,是我自己争取去的。我一听就想去了。因为我想看看海陆空协同作战、还有夺岛作战、以及与航母舰载机配合的FAC应该怎么打。我觉得这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来战斗形式的预演。”

“你判断,我们会打夺岛战?”孙立人眼睛微微一眯,看向她。

林安点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

她一瘸一拐地走到作战室悬挂的大幅地图上,找到所罗门群岛的位置,指了指,“目前太平洋战区是准备逐岛争夺,然后往菲律宾或者冲绳方向发展。但是海军陆战队的部队可能并不够,假如我们反攻缅甸成功,很可能和他们联合作战。”

孙立人挑眉,“你都想到反攻缅甸之后了?”

林安挠挠头,“我就是瞎琢磨。”

这时,门口传来一声轻咳,联络官上前一步,对她说:“魏将军请您进去。”

虽然孙立人和廖耀湘是先来的,却都没露出丝毫不满,反而一齐朝她摆摆手:“快去吧,别让将军等你。”

林安站起身,背上那个装满文件和笔记的背包,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朝司令官办公室走去。背影实在是有点滑稽。

她突然回头对廖耀湘说,“师长,你现在驻扎在哪啊,我远道而来,晚上你得请我吃饭。”

“放心吧。我让人等着你。”廖耀湘笑着应了一句。

林安满意地点了点头,随联络官继续前行。

————

林安跟着联络官穿过走廊,脚步声在水泥地上空落落地回响。魏德迈的办公室门半掩着,门上贴着一张印着“CBI Theater HQ”字样的美军公文封条,边缘已经有些卷起。

联络官轻敲两下门,向里面喊:“将军,林安中校到了。”

“让她进来。”

林安推门进去,门板微响,木头在热带湿气里显得有些膨胀。她踏进门槛那一刻,整个人仿佛从远方的前线走进了战争的中枢。

魏德迈将军站在一张地图前,穿着熨得笔挺的制服,左手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右手背在身后。他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目光迅速扫过林安的军装、拐杖、以及脸上那道被阳光晒出的浅淡印痕。

“林中校。”他点头。

林安立正,敬礼:“将军。”

“欢迎回到战区。”他放下铅笔,朝她走来,目光仍带着一点审视,“你看起来,比走的时候黑了一圈,也瘦了一圈。”

魏德迈示意她坐下,从桌上拿起一份她的简报初稿。“我已经看过你寄回来的摘要,这是完整版?”

“是的,带了全套地图和附注。”林安点点头,从包里取出一叠整齐装订的文件,递给他,“内容包括FAC实操流程、调度联动瓶颈、战术打击响应时间,以及我对夺岛作战系统的一些观察。”

魏德迈翻开第一页,视线在她写得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批注上停留片刻,若有所思。

“很好,我会交参谋部审阅”,他合上文件,“你在瓜岛前线受了伤?”

“在防线右翼,一次夜战。”林安轻描淡写地说,“近距离交火,参与了短暂的阵地防御。”

魏德迈抬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语气仍旧克制:“美国政府已为此向你颁发了紫心勋章。CBI方面,我们也会记上一笔。”

“谢谢将军。”林安简洁地答。

魏德迈靠在办公桌边,语气平稳如常:“你在华盛顿的报告做得很好。驻印军的扩编计划,推进得比我们预期得更顺利。你,也算有一份功劳。”

林安坐得笔直,连忙谦虚地答:“不敢当。只是照实讲了观察到的东西。”

她顿了顿,又问:“将军,那批新部队——是不是已经抵达了?”

魏德迈没有立刻回答。

驻印军的扩编慢的惊人,武器装备已经到了,士兵也运到了两万新兵,暂时由廖耀湘和孙立人操练。但是无论是魏还是蒋,都希望运输一些老兵,尤其是成体系的基层军官来印训练,这样成军更快一些,可是迟迟定不下要调那只部队。

他眉头微蹙,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从抽屉里抽出一份打着“Confidential”印章的电报副本,递给她。

“这是蒋总司令昨天通过电报发来的名单。新任命的师以上将领的候选人简介。”

林安接过,一边翻,一边皱起了眉头。纸页翻到第四张时,她动作停住了,眼神微变。

她缓缓抬头,语气小心却笃定:“将军……是不是不再由郑洞国将军任中国驻印部队总司令了?”

魏德迈的手指微微一顿,目光带着明显的诧异:“你怎么知道?”

林安没有立即作答,只是又低头看了一眼名单。

“那……是不是改由陈诚将军接任?”她问得更轻了一些。

魏德迈终于露出一丝少见的讶然。他缓缓直起身,放下手中的铅笔,语气中第一次出现了试探和警惕交织的成分:“为什么这么说?”

陈诚接任总司令一职,目前还只是他与蒋委员长之间的初步构想,尚未成文、尚未通报,连顾问团其他成员都不知情。林安怎会猜中?

魏德迈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林安摇了摇头,“我猜的。”

魏德迈皱眉,却没有打断她。

林安轻声说,“这些人,都是陈将军一系的。”

她随手拿起魏德迈放在桌边的铅笔,在纸上迅速画了几个箭头——从黄维指向刘云瀚,从叶佩高连到尹作干,再到阙汉骞、龙天武、郭汝瑰、罗广文、罗贤达、郑挺锋……最后画了一个圈,把“霍揆彰”标注在最下方。

“黄维是十八军出身,刘云瀚和胡琏是十一师嫡系。这些年统称‘土木系’的人物,都在这里了。”她顿了顿,“这份建议由霍揆彰或黄维接替集团军长,太明显不过了。”

“Tu-Mu faction(土木系)?”魏德迈皱起了眉头

林安用铅笔写下了这两个汉字:“所谓‘土木系’,是指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出身的军官系统。因为‘土’可以拆成‘十一’,‘木’可以拆成‘十八’——第十一师是前身,第十八军是成名之地。这些人往往和陈诚将军有深厚渊源。”

魏德迈静静听着,没插话,只偶尔点头,表示他在跟上。

林安继续道:“比如您熟悉的廖耀湘将军、孙立人将军、杜聿明将军,他们就不是土木系出身。而您可能还记得,第一次远征时,总司令是罗卓英——他是典型的陈诚系。”

“史迪威当时对罗将军并不满意。”魏德迈补了一句,语气中仍有些旧账未清的余味。

“是。”林安点点头,“而当时参谋班子里,也有不少人私下认为罗将军空有名头、实战力不足。现在这份名单,很明显是一次大换血——郑洞国将军被边缘化,代之而起的,是陈诚将军直接提拔的人。”

魏德迈并不介意派系,但他介意派系会不会对手下的战斗力形成影响、形成分裂。无论新来的人是谁,廖耀湘和孙立人他都是不会撤换的。

而且扩编这件事拖得越久,就让他越觉得背后有猫腻,可他一直有一种消息滞后、却又无从问起的感觉。林安的话,给了他一个线索。

“你认为这样扩编合适吗?”魏德迈盯着她,审视着。

魏德迈并不是毫无触角。自接手CBI战区以来,美军顾问团在重庆、印度、昆明等地陆续安插了数十名联络官,轮换、调研、随军、记载,无一不是为了掌握这支异国盟军的运作方式。

但这些联络官,大多是观察者,不是参与者。他们记录兵站数据,记录操典口令,记录情绪反应和调动节奏,却很少能渗入中国军队的核心指挥层,更遑论理解“派系”这种植根于党政军交织系统中的土壤。

再加上绝大多数联络官并不通中文,依赖翻译,层层过滤之后的报告更像是“听来的中国”,而非“看见的中国”。

而像林安这样,有语言、有背景、有军事知识,又能直视他说实话的人,太少了。他很清楚,她有些傻头傻脑,说话直率,也正因如此,才显得尤为可信。

林安合上电报,“我没有资格评判是否合适。我认为应该由您掌握全面的信息之后,加以评判。”

“他们说14师和50师都是精锐部队。”魏德迈说,“军纪也很好,适合调来印度。”

“军纪……”林安迟疑了一下,“我不了解。我在重庆的时候住在陈诚将军家里,感觉他家里确实挺简朴的。”

“你住在陈诚家里?”魏德迈抬起眼,目光明显顿了一下,像是没料到会听到这句话。他嘴角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但林安能感觉到,他心里一定在想:你都住过他家,还能说出这些话?

“是的。因为陈诚将军的夫人是蒋夫人的干女儿。所以蒋夫人安排我住在陈公馆。”林安说。

她仿佛没有意识到她说出了什么。

魏德迈沉默了一瞬。

他不怕派系,不怕嫡系——美军里也有。但他最怕的,是这种以家族信任为轴心的权力调动。

魏德迈希望在中方找到能直接合作、理性沟通的军事搭档。但如果陈诚是“家族中的人”,他就更不可能跳脱“忠于蒋”这个身份,这对魏德迈来说,可控性降低,沟通成本上升。

从这一刻起,陈诚在魏德迈心里的标签,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双手交叠,撑在下巴下方,“Go on.”

继续什么?林安一愣。

她想了想说,“陈诚将军的部队我不了解,但是我觉得会和现有的驻印军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合拍。如果新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