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夺冠这件小事[攀岩] > 第66章 第 66 章

第66章 第 6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女子速度攀岩半决赛,一共8名选手,分为两组,每组成绩最好的两人会进入最终的决赛。

半决赛总共只赛两组,每组比一次就结束。从运动员出场开始扣顶绳保护,到一组的四人决出名次,总时长连一分钟都不到。

飞羽和孙丽打开电视,正好看到张晓曼在第二组B道出场。四名选手背对岩壁、正对着观众打粉,同时等待工作人员帮他们扣上保护。

这组张晓曼的最大对手,是印尼选手卡缇卡。卡缇卡在多项国际大赛上都给了中国队不小的威胁,而且她这一届大赛的势头很猛。上一场四分之一决赛,她就是和孙丽在同一组,见证了孙丽因失误被淘汰。

卡缇卡就站在张晓曼身旁的C道。

预备铃响,四名选手转身来到赛道下。

左脚踩上计时踏板,右脚踩上岩壁上的起步脚点,两手握住手点。

哔。

哔。

滴!

起步铃响的瞬间,张晓曼几乎是把自己弹射出去。和她一起弹出去的还有右侧的卡缇卡。两人就像是完全复制粘贴的画面,除了体型和身上的运动服不同,她们几乎每个瞬间都在做同样的动作、处于同样的高度。最后两人也几乎是同时拍住触摸板,但各自赛道顶端计时器显示出不同颜色。

张晓曼绿色!获胜!

飞羽一下子从客厅沙发跳了起来,大喊一声“漂亮!”。突然想到身旁的孙丽可能会介意,她立刻扭过头看,却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早就从沙发上跳起来,双手握拳。

被飞羽这样看,孙丽露出一丝害羞:“我……小曼真的爬的挺好。”

张晓曼的成绩是6:046,卡缇卡为6:062。不到0.02秒的领先优势,帮助张晓曼以本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总决赛。这个成绩也优于本次奥运会之前的世界纪录,但并没有超越孙丽在两天前创造的最新世界纪录。

即便这样,张晓曼也挥拳庆祝这一次的出色表现。接下来她要回到后场,准备不久之后的决赛。

半决赛第二组,另一位印尼选手和一位英国选手晋级。两人也都是这个项目世界排名前五的选手。

最终决赛,四条速度道从A到D依次是印尼选手卡缇卡、张晓曼、印尼选手阿伊莎和英国选手艾琳。

两名眼神坚毅的印尼选手呈合围之势包围住张晓曼。孙丽小声道“糟糕”。

“怎么了?”飞羽问。

“战术合围。印尼人要狙击晓曼。”

“你是说,她们能影响晓曼的表现?”

孙丽斟酌两秒:“速度攀岩需要绝对的专注力,但同时是非常容易被旁边人影响的比赛。如果你旁边赛道的人从起步开始就一马当先,你可能会心急。如果旁边的人出现失误,你可能也会注意力有一瞬的不集中。所以我们比赛的时候,要做到眼里只有自己的手,只有自己的赛道。但说起来简单,真正比赛时怎么可能看不到旁边的道?”

飞羽深吸一口气:“以前还是两赛道,现在变成四赛道的话……”

“没错,干扰会增大,尤其如果两侧的人来自同一个国家,那夹在中间的人会有非常强烈的客场感。”孙丽皱起眉头。

果不其然,决赛刚开始,C道印尼选手就出现抢跑,打断了其他几人的起步节奏。但A道的印尼选手明显受影响较轻。

飞羽也皱起了眉头:“这是她们的策略?”

孙丽摇头:“不好说。”

“确实,不太可能是策略。毕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孙丽仍是摇头:“也不好说。毕竟四赛道的情况下,如果一支队伍有两个人,那心态上绝对是最占优势的。”

选手一次抢跑会得到裁判的警告,但可以重新再次比赛。四名选手降落回垫子上,重新调整自己的安全绳和站位。

对速度赛选手来说,肌肉的爆发就在一瞬间,如果前面爆发的那次因为有人抢跑而白白废掉,再下一次的爆发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电视机前的两人屏住呼吸,紧紧盯住屏幕。

转播画面从A道侧面拍了四个人的侧脸,并且依次变焦让四人的脸都毫无遮掩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张晓曼的眼中看不出任何情绪。

预备铃响。

三声起步铃,每一声都像一道鞭子抽在飞羽的心脏。

终于出发!四条道上的选手几乎是齐头并进!没有人抢跑,没有人失误,没有人落后,四人齐齐爬上顶端,齐齐拍下触摸板!

时间仿佛突然静止,等待计时器显示结果从来没有这么慢过,像是等了半天、半年、十年,都迟迟不见计时器变颜色。

“啊!”的一声,孙丽猛的大叫,一把抓住了飞羽的手,掐的她生疼。

飞羽也猛掐回去,两个人一起在房里大喊,一起蹦跳。

电视画面最后定在四条速度道的远景,从左边数第二条道,也就是张晓曼所在的B道,最上方是一抹绿色:6:045。

张晓曼,冠军!

中国攀岩队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

看着张晓曼登上领奖台,微笑挥手,静水流深,飞羽和孙丽都陷入安静。

她们都希望那个人是自己。

想赢,想站上领奖台最高处,想振臂高呼,想畅快大笑,想看国旗因自己而升起,想听到国民为自己而呐喊,想让自己佩戴金牌的英姿在奥林匹克记忆中永存。

飞羽下意识的去看孙丽,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

片刻后,二人相视一笑,孙丽开口:“明天,你要站在那个位置。”

飞羽抬手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的女子两项全能决赛,从早晨的攀石开始。

一共八名选手进入决赛,按照出场顺序分别是:

韩国:朴荷凛。

中国队:许知澜。

德国:格雷塔·迈尔-洛坎普。

日本:三木由里。

中国队:飞羽。

日本:神谷爱。

美国:睿娜·斯通。

斯洛文尼亚:卡其娅·戈伦耶茨。

虽然是最重要的决赛,但隔离区的氛围却比前几次明显更友好。可能是因为最后只剩8人,大家都有些惺惺相惜,反而开始像朋友一样聊天。几位外国选手很惊讶飞羽并非全职运动员,更是震惊于她即将开始眼科医生生涯。

“那你这次奥运之后,还会继续攀岩吗?”由里和她已经很熟了,提问很直接。

“肯定会一直攀岩,但比赛就不一定有时间了。”

“那你会觉得可惜吗?自己刚刚回到赛场,就打进奥运决赛。说明你是为了顶尖国际赛场而生的人。”卡其娅对此也很感兴趣,追加了一个问题。

飞羽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想了想:“可惜是肯定可惜的。但如果让我彻底放弃眼科,我也会同样的可惜。这种二选一对我来说太残忍了。”

由里倒是想的很开:“别担心,你不一定要像我们这样刷比赛,你可以在一年中的赛事里选两三站自己时间假期合适的参加就行。”

飞羽笑笑,未来的事情不是她当下要考虑的。

她要考虑的是如何拿下今天的比赛。

提前观察攀石线路时,飞羽认真听着大家的讨论,也贡献出自己对线路的理解。大家一致同意今天的四条线是这次奥运以来最有挑战的——线路本身并不刁钻,和前面两轮比赛一样,要尽量满足大量非攀岩爱好者的泛奥运观众的观看喜好。但为了和前面两轮做出困难程度的区分,决赛上用到的岩点和造型,居然全都没有打钉点。一个也没有。

这些岩点造型有磨砂表面也有光滑表面,但不管表面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好抓、不好踩。

这种线路看似不刁钻,但比单纯刁钻的线路更加难以对付。这种情况下,定线员往往会在线路的每个点上设置不同的优势与劣势,比如起步点间距大,对高个子友好、对小个子来说很难。但到了zone区有好几个造型点挤在一起时,却又变成小个子的送分题、大个子的超纲题。

这个特点在飞羽爬第一条技巧线时就深刻体会。这条线她爬了3遍,踩着关门前最后5秒才成功TOP。

四点起步,两个脚点同在下方造型,两个手点却距离很远,而且各自所在岩壁面呈270度夹角。选手就像是站在拐角处,身体贴着墙,左手努力往左半边墙壁的左侧伸,右手则是去右半边墙壁的右侧上方伸。而增加难度的地方在于岩壁本身的大倾角,还有两个手点凹槽的方向竟然是朝着运动员的!

也就是说选手不能靠手指关节勾住凹槽来稳住自己的身体,而要靠手指反提的拉力硬生生把本就因为岩壁仰角而向后倒的自己稳稳拽住。但这两个手点的距离太远了,飞羽拼尽全力也只是让两手的指尖勉强够到手点,根本不够做标准的反提。于是她毫无疑问的掉了下来。

下来后她拿刷子使劲刷了两个手点,又花了几秒钟“面壁”思考。

这次她调整了策略。在两脚踩上造型,左手抓住手点之后,右手并没有向右边够去,而是也伸向了左手手点,换手握住。身体顺势向□□倒,左手压在脚点造型上,然后抬起右脚——她竟然用右脚抵住了原本右手的手点!

以这个独具创新的起步姿势稳定起步后,飞羽成功到达zone区拿下第一个5分,然后靠扎实的腿部功底把自己送到10分点,并且够到了TOP点。可这里仍然有一个极小的仰角,她在尝试合手时,因为重心向后倒而掉落下来。

再度刷岩点、观察、打粉和甩手放松后,开始第三次尝试,身体已经对前面的姿势有了肌肉记忆,顺利来到TOP点。然后她把小心的踱着碎步把脚往所踩造型上最高的位置上送,待脚踩稳后,顶胯让自己的重心更接近岩壁,然后用头抵住又上侧的手点造型,让身体稳住。然后在此慢慢合手。

TOP!决赛第一条线路,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