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予,还适应吗?”安砚的担心宣之于口,她当然希望段嘉予能够好好成长,但是也怕她受苦。
“还可以。”刚才出门忘记擦药了,手臂上被蚊子叮了,稍微挠一下,就是一个个小红包。
“那就好,你现在在住的地方吗?”
“没有,在学校。”
“这么晚怎么还在那里?”安砚从沙发上起来,走在阳台处。
“这里信号好。”
安砚听出了女孩话里的委屈,更加柔声地告诉她:“嘉予,电话信号,村里都还可以,只要不是在地下室就行。嘉予,回去吧,晚上出来记得涂药,学姐学长有提醒你买吗?”
安砚知道学校的信号好些,以前听方为说过。
“买了的,那我回去了。”
段嘉予一边往回走,一边接着和安砚聊天,直到走到住宿的地方才挂断。
小义奶奶已经睡了,但是小义在等她,坐在门口打瞌睡。
段嘉予又难受了,早知道就不在方为家坐那么久了。
她把小义叫醒,原来是没给她大门钥匙,怕关门后,段嘉予进不来。段嘉予也不知道在哪里打水,她把想知道的生活方面的事,都问了小义。
等收拾完,段嘉予躺在床上,冰凉冰凉的。
今天没打成视频,段嘉予把手机壳取下来,想看看安砚。
没找到。
段嘉予记得这张照片一直在这里,没取出来过,自己每次看了也都放回原处的。
她急了。
自己手机里有安砚照片这件事,只有自己知道。
怕给安砚添麻烦,她连那句话都没敢写在相片背面,而是印在了手机壳内侧。
翻身起来,段嘉予把书包的东西倒在床上,挨着挨着清看一遍。
结果没有。
又把行李箱打开看,手机都没放在过行李箱了,怎么会掉在里面呢。
但是她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翻了个遍,没有。
拿着手机,段嘉予颓丧地坐在床边。
因为有安砚的照片,她的手机基本不离身,就算吃饭、上课,放在桌上,也都在视线范围内。
她想不起什么时候掉的。
段嘉予倒在床上,细细回想,照片是滑不出来的,那就肯定是有人动过她手机。
是谁?
什么时候?
段嘉予想起那次在包厢,自己出去透风,没有带手机。
对,回来时手机位置不对,她还以为自己记错了。
当时包厢的人,如果来段嘉予座位拿她的手机,郑乐文就坐在旁边,不可能不阻止。
身边就郑乐文和安砚,都毫无可能会查看自己手机。
她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契机,会打开手机壳。
段嘉予决定给郑乐文打电话,看能不能想起点什么。
毕竟这是她现在唯一能想到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刻,她一定要知道照片在哪里。
“包包,想我了?才几天呢,我就说还是一起旅行吧。”郑乐文在外地,正好是室友家乡,一起逛夜市呢。
“乐文,你记得上次我们在包厢有谁拿我手机了吗?”段嘉予直奔主题,这事对她太重要了。
“哪次?”郑乐文太多次在包厢了,她分不清上次是哪次。
“就和安老师她们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那次。”
“噢,那次啊,我要想一下,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你和安老师亲亲了。”郑乐文觉得两个女生吻在一起真美,更何况两个颜值都这么高,年下学霸配年上御姐,绝!
段嘉予无语,哪有亲亲,不是还有张纸吗。
“我帮你回忆一下,就是我和安老师,嗯~……亲了之后,我出去了,我好像还和你说了,我要去厕所,然后我就出门了,当时你在吹瓶子。”
“是有这么回事,你还把酒瓶子打倒了,还好没剩多少,不然我和安老师的衣服都要遭殃,不过还是你的手机惨,被打湿了,安老师帮你擦的,不用谢我。”郑乐文喝酒不断片,想想还是有记忆的。
“怎么擦的?”段嘉予还抱有一丝侥幸,千万别扒开了擦。
“就用纸巾擦吧,里里外外地擦?这我倒是没注意看,我看安老师帮你擦了,我就没再去了。咋的,坏了?”不至于呀,坏了也这么久了,半夜想起干什么,郑乐文想不明白。
“没,先这样,不聊了,你玩吧。”背景音一片嘈杂,但郑乐文说的每个字她都听到了。
安砚擦的,里里外外。
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了,为什么安砚什么也没说,甚至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还拿走了自己的照片。
不是,不是什么都没发生。
段嘉予想起来了,从那之后,安砚以工作忙为理由,推脱了她很多邀约,直到将可以见面的机会全部收回,自己因为忙着兼职,忙着考试,一无所觉。
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
但是为什么安砚后来又会答应自己的请求,关心自己安排。在刚才回来的路上,还叮嘱自己,安抚自己的小情绪。
所以安砚是什么意思?
安砚有没有看到那句话,有没有和照片联想在一起?
自己要不要和安砚一样,装作什么都没发现。
现在段嘉予只有空想,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段嘉予决定回北城了,再问个清楚。
望江中学的日子,比段嘉予想象中的充实,也更疲惫。开始来的一两天还因为不太习惯而入睡困难,现在段嘉予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沾床就睡。
段嘉予基本不上大课,被安排做一对多或者一对一辅导,这和她兼职的工作比较像,做起来也得心应手些。
学校学生本来就不多,高年级的更少,初中很多没读完,都辍学了。高中生寥寥无几,不到20个。
但是都算是成绩好的,听方老师说,这都是望江中学的希望,也是家里面的希望。
很多老师都是兼任几个科目,段嘉予也是,她负责数学和英语,除此之外,还得帮忙打杂。
这边暑假一直没放假,因为支教老师过来,会带来很多新的资源以及教学上的帮助,对学生是很有利的,特别是面临升学的高中生。
七八月也是农活丰收的时节,段嘉予经常看到有学生迟到,或者不来,一问就是家里干农活,人手不够,再不抓紧收,时节就错过了。
她和同样负责高中的学姐肖可舒提过,学姐说之前也遇到过,没办法,家长工作做不通的,之后多挤时间补一补。
人生的时节,也从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