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官山海 > 第18章 戎族所求

第18章 戎族所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场众人除孙烨外皆侧目而视,只见赫舍其其格满条斯稳的像皇帝行了个标准的戎族礼仪,开口道:“见过兴国皇帝陛下。”

兴帝从龙椅上起身,下过阶梯走到赫舍其其格面前:“太女此番前来是为何意?”

前有孙烨上奏求百官听朝,后有太女献图却无一人禀报其行踪。

兴帝眯了眯眼,这已经不是下人办事不利的问题了,明显是有人不想让消息到自己这。

不对,是只想让自己看到他们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才对。

看来至少有两帮人持有消息啊,不然也不会互相截胡信件居然一封都没出现在奏折里。

呵,还当有朕这个皇帝吗?

兴帝青着脸,嘴抿一线。

“皇帝陛下,这次来访确是我族有事相求,小孙将军实属无奈行事,还望皇帝陛下宽恕小孙将军。”

兴帝望着眼前一站一跪的二人,眯了眯眼:“既然如此那免了孙烨死罪,打五十大板贬为马车夫吧。”

“皇上!”

“皇上您三思啊!”

台下纷纷嚷起为孙烨求情的声音,赫舍其其格冷峻的面容也出现一丝破裂。

兴帝心里冷笑。

果真如此。

“臣谢皇上!”

孙烨直起身,径直朝殿外走去。

“且慢!”赫舍其其格朝孙烨走去:“谢谢你苏赫巴鲁,我会密函给父汗让他放了你父亲,他会毫发无伤的回到你的营地。”

赫舍其其格说话声音不大,确是让百官实打实的听清了每一个字,此话如晴天霹雳,生生劈进了每个人耳中,果不其然,当下重臣更是言语激昂——

“什么?孙老将军被戎人抓了?!”

“你们戎族欺人太盛!你竟还有脸来这说有事相求?!”

大殿上议论纷纷,聿璟珩见兴帝迟迟没有开口,便上前一步道:“父皇,此事颇有蹊跷,其中细节恐怕还是太女殿下和孙将军清楚,依儿臣看,不妨先把孙将军收押天牢,等事情问清楚了再罚也不迟。”

“是呀父皇,”聿裘侯难得的没有反驳,“太女殿下远道而来,何不先问清她所求何事,之后在做发落也不迟。”

兴帝见两人都开口求情,心下了然几分,自然也顺着这个台阶下去,想看看二人到底唱的什么戏:“既如此,那便依你们意思办。”只见兴帝大臂一挥,又走上台阶坐回龙椅。

孙烨向兴帝抱手作揖,末了朝赫舍其其格点点头,然后跟着亓宴走了下去。

“这下可以说说你所求何事了?”

兴帝神情肃然,聿璟珩明白这已经是他忍耐的极限了。

见状赫舍其其格也不再隐瞒,冷静说道:“皇帝陛下应知我戎族是由六派五十四部组成的,每代可汗不能由一个部族连任,如今可汗便是我的父汗赫舍依台仁。”

“可百年血脉延续,族内通婚繁衍,各派利益混杂,大家见面了都能互道一声表兄表姐的——”赫舍其其格故意停顿一句挑了挑眉,看着兴帝说道:

“皇帝陛下您说,这各派之间,还能泾渭分明吗?”

兴帝不傻,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父汗封我为太女,想传位于我,本想册封一事应会困难重重,结果各派首领和长老像是喜闻乐见一样,竟都没出声反对,这事也就这么办了下来。”

赫舍其其格瞟了一眼旁边的聿裘侯,接着道:“可普天之下怎会有这种好事?这可不,一番探查后才知道,原来其余五派想等我父汗传位于我时灭我族群,斩草除根,故我这次前来,诉有二求——”

她清了清嗓:“其一,我族望与大兴结商贸之好,建水陆两处官道,边境居民下发自由通关文牒,开放互市;其二,我族望与大兴修兄弟之盟,共抗外敌之扰。”

语毕,大殿响起丝丝议论之音。

兴帝沉思片刻,看向为首站立的二人:“你们觉得呢?”

聿裘侯率先启奏:“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可行。戎族素来擅养马,其马匹奔跑强壮有力,是战马的不二之选,而我兴朝农种良多,古来就有不少商贩以我之粮换尔之马,何不趁此良机改私道为官道,建马司来看管,这样既方便了统计,也有利百姓生计。而兴、戎结兄弟之盟,也是为父皇治国理念之体现,和平出达,就是往看兴朝史策,也是少有皇帝能做到如此功绩,是为壮举。”

兴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目光投向聿璟珩道:“秦王也赞同吗?”

聿璟珩上前一步:“启禀父皇,皇兄所言亦是儿臣所想。除却商贾百姓之利,戎族与我朝之间尚隔一蛮狄,近年来,狄人仗着内接大兴外连戎族占了不少好处。况且,我们与戎族接壤处只有一县,县内无人定居,戈壁纵横,且不论沙地环境恶劣,往来中狄人还会抢劫过路商贩,当真是无路可走。此番若能与戎族签订契约,确实是利大于弊。”

“你说利大于弊,这个‘弊’又在何处?”兴帝问道。

“启禀父皇,大兴四周北有戎、狄,东有蛮、夷,西部诸番邦规模尚小但有合并趋势,照此看来,倘若我们与戎族结盟,剩下三邦定会有所反制,到时候恐怕会硝烟四起。”

兴帝听闻笑起:“硝烟四起,好一个硝烟四起!你可是朕的好儿子,涉及战事乃至天下大乱的弊端你都能说是小于戎族之利?”

聿璟珩不紧不慢道:“父皇,我们若真与戎通商互市,是乃壮大我方经济,削弱了狄人气焰,此长彼消,就算他们联手又如何,终是慢我们一步。”

聿璟珩顿了顿,侧头望向聿裘侯道:“再说皇兄,兴朝自史开来周遭就群狼环绕,结盟之事确不常有,但各方关系保持的并不差。”

聿裘侯似是猜到聿璟珩后面要说的话提前一步打断道:“五弟慎言。”

顶上兴帝看着二人互相打哑谜终是没有兴趣陪他们玩下去,吩咐了句“此事还需从长在意”后便退了朝。

大臣三三两两的走出朱雀门,聿璟珩和聿裘侯一行人被王泰拦下:“见过齐王、秦王殿下,二位殿下,皇上口谕请二位到垂拱殿议事。”

垂拱殿内已有人影三人,正坐中央的便是兴帝,赫舍其其格落座左第二位,聿璟珩和聿裘侯行过礼后坐上左右第一位,不多时,孙烨也被带了上来,赐座右第二位。

众人转递眼神,各有思绪。

兴帝抿了一口茶开口道:“人都到了,说吧。”

“谢皇帝陛下。”赫舍其其格看向众人:“众位,此番其其格前来兴朝,还有一事相求,这也是父汗不得已绑了孙老将军的原因。”

她走到垂拱殿中央,双手后背,继而道:“想必众位皆知我族各部各有独特图腾环佩召至身份,今番我克什图尔部推汗,除却汗王专属的隼鹰莲座环佩外,我部还配有部族专属的马案鱼鳞环佩。而这马案鱼鳞环佩不同于别部,是一个裂半玉佩,可自中央花纹走样分做两半,一半部族首领持有,一半大王妃持有。”

她看向皇帝,略微皱眉:“百年前,戎族内乱,我额木格(奶奶)意外离世,额布格(爷爷)伤心欲绝,遂下令将鱼鳞佩同额木格共葬棺椁,此后我族只持马案环佩。”

话毕,兴帝了然:“戎族各部环佩皆出自同一人之手,千百年来,游牧民族飞驰草原,对此人的记载已近绝迹,如今倒是真没人能作证这马案环佩的真假了。”

赫舍其其格对兴帝的敏锐投去赞赏的目光光:“皇帝陛下所言不差,此番我被立为太女而无任何阻拦,目的就在之后正式即位之时用‘祖宗规矩’和‘马案环佩真假悬案’直接吞没我部族,适时一定战事四起,民不聊生。”

她坚定道:“故其其格恳请皇帝陛下,送还当年马麟玉佩!”

“马麟佩?”

兴帝看了眼王泰,王泰立刻接话道:“启禀陛下,当年太祖皇帝开国庇疆,曾在草原待过数月,那时戎族各部还不是统一部族,传说克什图尔部祖先曾用泥浆灌注的方式复刻出一块鱼鳞环佩送予太祖皇帝,后又经我朝能工巧匠在上雕刻,终是把鱼鳞纹改马鬃毛纹样,取名‘马麟’,已表两族亲近,但……”

“但流传下的史料未有任何记载这块玉佩的书文,国库整理也从未查出有关此玉佩存在的证据。”

王泰有些摸不着头脑,手心也冒出细汗,这戎族太女所说不像是虚言,要是一个不当心怕是会有损兴朝信誉。

兴帝也心生古怪,一来是对这枚玉佩,二来……

“王泰,这两天再对一次国库和各宫赏赐,打听打听这枚玉佩的下落,”兴帝起身走向赫舍其其格,众人皆起身相迎,“太女殿下,若真如你所说,那戎族不久可要大乱了,这对我朝可是绝佳机会啊,你难道不怕朕趁乱出兵灭戎吗?”

赫舍其其格笑了笑,笃定说道:“皇帝陛下,如若真到那时,您的兵马势必慢与蛮族。”

兴帝觉得有意思,继续问道:“那不是还有这兴修的商贸之路?”

“那就更好了,有了这条路,戎族各部就更不会轻举妄动了,您说是不是?”赫舍其其格狡黠一笑。

兴帝听闻放肆大笑,原来索要玉佩是假,修建商贸之好才是真啊!

有了这条路,戎族内部必然不会内乱,这传位太女之事那些长老也只能明吃暗亏。况且,若真有了这枚玉佩,这就坐实了克什图尔部与大兴颇有渊源,克什图尔部也能借此势力完成汗位世袭;若没有,凭借这条路带来的商贸交易,各部也不会轻举妄动,即使赫舍其其格没有完成汗位世袭,克什图尔部在戎族的地位也不可撼动,不会发生新汗即位打压旧朝的事情。

这么看来,就此一张舆图交换,当真有些少了。

兴帝心里大量起来。

就在这时,王泰脑袋一惊想起什么连忙说道:

“陛下!奴才这才想起,传说那块马麟玉佩‘日下似覆金箔,月下其影玄幽’,此等描述,可不就、可不就——”

“父皇!”

“父皇!”

两道声线同时响起齐齐打断王泰,聿璟珩和聿裘侯相视一眼,兴帝自是明白二人所想,转头摆摆手道:

“宣亓萱觐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