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周末没耽误试验品的初步测试,俞渊得以根据测试结果,在周一就为团队部署了关于ai导盲犬的工作安排,新的一周忙碌而充实。
身为初创公司的合伙人,很多时候忙碌起来都是不得已的,尤其他们还同时带领多个项目,这一行竞争激烈,项目产品的一点延误,都可能让整个团队的努力大打折扣。
半个月前入职的一批新员工大多已经适应这里的节奏,安全度过为期一个月的试用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也有个别例外的。
俞渊坐在办公桌前,往后靠着座椅后背,眉眼微抬,目光冷淡地看着面前的男生。
黄一玮是今年从A大计算机学院毕业的,算是他师弟,他大四时黄一玮大一,俞渊不记得他们有没有过交集,但据黄一玮所说是有的,俞渊去过大一新生的班会上分享经验。
既然是师弟,多少都会有几分亲切,黄一玮能力上也没问题,毕竟是顶尖学府出来的,俞渊对他算看重。
然而就在刚才午休时段,俞渊碰巧在楼下公共食堂外的角落里,听见他和景雅争执,景雅跟他同时入职,也是A大的,两人似乎是男女朋友,但只要没影响工作这不重要。
让俞渊在意的是他们争执的内容。
“按理说,你们工作场合外的言行我管不着,所以找你来只是聊聊,坐吧。”俞渊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黄一玮在他对面的椅子坐下。
他长相斯文,神态总是淡漠的,很少流露出什么情绪,戴着副黑框眼镜,更是将眼底的神色藏得严实。
表面看起来越是不露声色的人,通常隐藏在内心的想法越多。
“你认为高智更好,为什么来无限?”俞渊问得很直接,但他同样是不露声色的人,语气平直得很,黄一玮也对他的态度一样无从判断。
他如实回答:“面试过,没拿到offer。”
这话有点高智的标准比无限高的意思。
高智是国内一家老牌的互联网大厂,对于新兴的人工智能行业,高智也很早就开始发展,招人的标准高也算正常。
俞渊又问:“你入职已经有半个月,对这里的归属感有几分?”
这些话HRBP也会抽时间跟新员工聊,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应付过去,但俞渊听到了他跟景雅的争执,不好糊弄。
黄一玮垂头思考,他终于露出了一些不安,他只是过于内敛,但其实没什么心机,不擅长说谎。
极力掩饰这什么,他开口道:“八分吧,我挺喜欢无限的氛围,大家基本都算同龄人,福利还比大厂好,景雅……是我女朋友,她比我更喜欢这里,我当然也不想抛下她离开,但我确实对公司的业务侧重有些不满意,或许是我刚毕业见识浅薄,您……可以不在意。”
“我不可能不在意。”俞渊肃着脸道。
他很轻易分辨出了黄一玮话里的真实度,但身为管理者,他不能靠臆断处理这种事情,既然对方能说出这样的话,接下来还是先观察一阵。
他最后说:“我并非不听取意见的人,每次会议上都有人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公司甚至在监控死角设了信箱,我还是希望你有勇气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无限只是一个初创的小公司,跟老牌大厂相比有不足很正常,有人提出才有改进的机会。你回去想一下吧。”
黄一玮站起来,走了两步却又回头,犹犹豫豫开口:
“我认为公司既然要搞人工智能服务业,在清楚难度的情况下,应该多找类似高智这样的老牌公司合作,听说高智已经在跟北美的AI公司谈合作,合作一达成,进度是小公司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我们公司确实很好,但连高智都放弃单打独斗了,我们继续这样下去,很可能只能白费力气,不如寻求合作,而且……似乎不应该花费太多资源在公益项目上。”
俞渊认真听完,沉吟片刻,道:“感谢你提的意见,这是大方向上的问题,我会找机会跟杜总和秦总讨论,但我也跟你说实话,你说的问题我们在半年前就考虑过,也跟其他公司接触过,包括高智,但最终没有合作,如今只过去半年,再讨论,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黄一玮似乎为了说出刚才那番话已经用尽了力气,听完只讷讷点头,“嗯,我能理解。”
“你似乎对高智的动向挺了解,他们跟北美公司接触似乎还没有公开过,我能问一下原因吗?”
黄一玮愣了愣,犹豫了一会儿,说:“我之前面试时加了一位在高智的学长的联系方式,学长叫徐霄礼……”他提起这个学长似乎比刚才还忐忑,还有些心虚,“徐学长还说过认识您,很想找机会跟您叙叙旧,但实在太忙了。”
俞渊听见这个久违的名字,想起半个月前前台收到的那束玫瑰花,不自觉皱起了眉。
黄一玮似乎误会了什么,慌忙解释:“俞总,我没跟徐学长说很多我们公司项目上的事情,徐学长说高智那边的事情比较多,偶尔聊到无限,我也只是随便回答点皮毛,而且,徐学长好像对您更关心……”
“你先出去吧,”俞渊打断他,见他不安,又道:“不违反试用期协议不会有事。”
黄一玮摆摆手:“没有没有……那俞总,我先出去了。”
随着工作室的门被关上,这一方空间无人打扰,俞渊脑海里关于徐霄礼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
两人其实不熟,或者说,以俞渊淡于交际的性格,他在学校就没几个熟人,都是别人认识他居多。
徐霄礼是比他高一届的学长,他们在同一个课外项目合作过,在俞渊印象里,他是个温雅绅士的人,合作时很好说话,但平时会有些疏离感。
在当时学校的论坛上,徐霄礼很有名气,有帖子评价他,不一定是校园男神里最帅的,但绝对是最完美的,一看就是那种被豪门精心教养出来的贵公子。
俞渊不怎么关注这些,但关于这个人的记忆实在不多,全仗着他记性好,才能在脑海深处搜罗出这些无聊八卦。
他们只合作过一次,俞渊怎么也想不到,这位“贵公子男神”,会在临毕业时跟他表白。
徐霄礼的表白很突然,却又像随意聊天一样,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是两个人在图书馆外说话,很是随和。
然后俞渊没什么压力地拒绝了。
徐霄礼的态度从始至终温和,被拒绝了也不见丝毫难堪,只说后悔没有早一点说,现在他要毕业了,就算在一起也是异地,俞渊的拒绝在他意料之中。
他又问俞渊之后的学业规划,仿佛无缝切换成了关心学弟学习情况的学长。
俞渊松了口气,跟他聊了聊。
徐霄礼毕业后,两人只在社交软件上偶尔联系,频率低到,后来俞渊换了号,都没想起跟徐霄礼打声招呼。
俞渊以为自己不会再跟徐霄礼有交集。
之前收到的花,俞渊后来猜测,可能中间弄错了什么,徐霄礼不至于这样,又或者不是徐霄礼。
而且类似的事后来也没再出现过,俞渊早就淡忘了。
如今黄一玮却突然说,徐霄礼在高智,而且似乎很关注他。
俞渊难免再次想到那束花,内心已经开始抗拒再见到徐霄礼了。
还好他们公司跟高智没什么业务往来。
俞渊整了整情绪,重新埋头工作。
下午快五点,助理过来提醒他开会,俞渊收拾东西,出了工作室,在楼梯间遇到也要下楼开会的秦竞。
“听说你训了个新人?”秦竞一脸纳罕地问。
俞渊斜了他一眼,“你还天天训他们呢。”
“那不一样,他们都不怕我,”秦竞想起件事,义愤填膺道:“气死我了,今天还让我听到有人传谣,说我的脑子只用在工作上,其他时候没有脑子。”
俞渊:“……”
或许也不算是谣言。
他轻咳一声,道:“我没训人。”
“那小黄怎么哭丧着脸从你工作室出来?一看就是被训惨了。”
“你夸张了,”俞渊戳穿他,又说:“只是聊了下,会上再说。”
只是高层的例行会议,除了三位合伙人,只有几位部门主管在。
前半场开完,几位主管就出了会议室。
俞渊这才提了下跟黄一玮的谈话,但避开了提及徐霄礼这个人。
杜明硕一直负责公司的对外事务,虽然他们每周都会例行交流,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竞争对手以及自身要调整的方向。
三人习惯有话直说,杜明硕没有卖关子先让他们表达看法,而是直接针对问题说了些他了解的事实,所有人都知道后,才开始讲看法。
讨论没花多长时间,结果跟俞渊预想的一样,可能会在某些具体项目上寻求合作,这本来就是趋势,但一致不看好跟高智合作。
高智虽然是国内老牌大厂,但并非无可替代,而且对方已经在跟北美的公司谈合作,他们都知道这个行业某些潜在的鄙视链,合作确实有利可图,但风险也很大,高智或许有承担风险的底蕴,但他们这样的初创小公司,凑上去大概只会沦为两家的廉价劳力。
虽然他们公司规模小还新,但秦竞和俞渊都有单打独斗的信心,何况还有杜总这个舍得撒钱的金主在。
别看公司烧钱很猛,但据杜明硕说,他们的程度在他爷爷,也是杜氏集团董事长眼里,不过是小打小闹,说好听点是进军科技行业的一项试验,难听点就是对杜明硕这个继承人之一的考验。
俞渊和秦竞表示,纯打工人听到这些真的有点受不了。
散会前,杜明硕大大咧咧从西装裤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请帖,“对了,周五晚上有一场商业酒会,就在申城,我得出差,你们俩去一下吧,多的一张你们可以再挑个人。”
俞渊接过请帖,随机就看到主办方,竟然是高智科技。
杜明硕见俞渊眉眼凝滞,道:“酒会很多企业都会去,对于高智,虽然不考虑合作,但交流还是要有的,我实在改不了行程,只能麻烦你们了。”
俞渊敛下眼底情绪,“没什么,这些事本来也不该只有你一个人去做。”
同时心想,最近是不是该去寺庙拜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