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14章 文食天下

第14章 文食天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杭城到开封没有直达的机票,赵简明衡量考虑了一下,不想大清早的赶去车站摇摇晃晃十来个小时坐票天荒地老,然后大半夜才到开封,于是购买了跨夜的卧铺票,很幸运是下铺,她的行李不多,除了一个小背包,剩下的都直接快递去开封的酒店让小助理签收。

为了能在车上多睡一会,赵简明选的是傍晚的车票,决定当天早上九点吃顿,再下午两点一顿,晚上就靠点零食面包撑过去,等第二天去酒店休息一会又能出门拍清晨的开封镜头。

于是,在结束了晚间直播的第二天,赵简明老大爷似的背着手,轻飘飘的从早餐店拎了一袋子,准备回酒店给老祖宗们来点刺激,提神醒脑。她绝对不是故意把投放时间都同步的。

「“哈喽啊~天亮了,吃饭了吗?”赵简明不怀好意的挥挥手,把早餐放在房间的小桌上,拉开窗帘,往外,是熙熙攘攘的车流。」

被十倍音量震醒的陈皇后头一次放下了对天女的敬仰,大感无语,大汉的天昏暗,星点闪烁,怎么也看不出是清晨,睡眼蒙眬的推了推身边的刘彻,妈的,这人怎么和猪一样,这都醒不来。

陈皇后凝思半瞬,一脚把刘彻踹下来卧榻。听见动静的宫人从偏殿涌入,不等刘彻反应,已经穿齐了衣袍,两眼恍惚的看着披袍饮水的陈皇后,又迟钝的接过宫人递来的绢笔,直等宫人送来早食,终于清醒过来的刘彻咆哮道:“你居然踢朕下榻!”

左右宫人埋下头,听见陈皇后慢悠悠的补刀:“食不言寝不语。”

刘彻硬生生把筷子捏断,黑着脸甩袖出宫,这日子没法过了。妈的,我要接卫子夫进宫来。今天就接,卫青呢,卫青出来干活!

「“今天吃油条和豆浆,早餐我们就随便一点。”赵简明取出炸得黄金脆的长棍,与全国统一的塑料杯,扯开密封薄膜,又撕下一段油条蘸入豆浆,“这两个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吃食吧。”」

李世民诚恳的摇头,李家祖上有胡人血统,理所当然也继承了喜食肉的传统,一碗胡汤,一份精烩肉饼,一小碟炸笋就解决早餐,和后人一根面棍一杯白汤相比,的确是奢侈了些。

李世民嚼着肉饼召来宫人,“去,皇后若是醒了请她来长生殿一道用餐。”

时辰太早了,李承乾、李泰、李丽质都还没醒,臣子们也在赶朝的路上,等结束了朝会,还有留人参悟昆仑镜的警示,接着李世民又吩咐道:“让尚食居备上公卿们朝会后的赐食。”

「“豆浆,是以黄豆或黑豆,古称菽的植物,放在水中浸泡约3至8个小时,豆泡发后呈椭球状,然后将豆磨碎,接着用纱布将豆渣分离,即得到生豆浆。将生豆浆加水烧开即可食用。生豆浆必须完全煮沸,生豆浆容易中毒,而榨豆浆得到的豆渣也可食用,现在一般是喂养牲畜。”赵简明摇了摇塑料杯子介绍,奶白的液体翻涌,浸泡得湿软的油条滴答,赵简明满足的一口饱囵。」

嬴政看着食案上摆放慢慢的饭餐,突然觉得不香了。菽豆,在如今的大秦还是很多黔首的日常主食,但是后人,到“汉”的阶段,菽豆从主食跌落为饮品菜食了。

“大公子又何故叹气。”王贲迷茫的扣头,他们几人随侍在嬴政身边,对大公子偶尔表露出奇怪的表情很是习惯,阿父说奇人异相,蒙恬觉得肯定就是说大公子政,经常有奇奇怪怪的点子,但大多都是有利于秦国的发展,虽然有些怪行为可以理解。

“想吃米饭。”嬴政解释,米饭估计得等一等,下午空闲了研究如何磨豆粉。

“米是何物?”蒙毅看看兄弟,谨慎的问到。

“好问题,不知道。”嬴政颓废的弓背,天人餐餐能吃用上白如雪的软糯饭,但正是因为常见到一眼忽视,天人至今未曾提及大米是如何取食的,他在工坊里是见过磨麦的器具,但麦粒与米似乎并非同一种。

难道又要去寻阿父或者吕不韦的帮忙?嬴政摇了摇头,交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的功绩了。

「“相传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发明,淮母偶染小恙,刘安便将黄豆细磨成粉,用水冲之,并加盐以调味,孝送母亲饮用。母大喜,饮之,顿觉神清气爽,病亦立好。然后刘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炼丹时,偶尔将石膏点入豆浆之中,经化学变化成了豆腐,豆腐从此问世。

豆制品其营养与牛乳相似,富含植物性蛋白质与微量钙质,像寺院僧人不吃肉,就是用豆制品替代。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养生食用。”」

“好好好,吾孝名亘古。”淮南王刘安大悦,抚摸着打理秀美的胡须仰天大笑,这昆仑镜的出现正应和了田蚡的投名状,皇帝无子,哪有一日驾崩,必然是他刘安登基大统,“将这些东西送去田府。”

大喜之余,刘安全然忘记了,如今的天子刘彻不过十七岁,在大汉也是弱冠的少年,再有太祖、文帝、景帝诸子孙在世颇多,论齿序那里轮得到。何况窦太后尚在,一个喜好儒学又年富力壮的太子,是绝对不会容许的。

“淮南王刘安?”

刘邦一袭冠冕站在高台上望着昆仑镜若有所思,公元前二〇二年二月,他在诸侯及群臣的拥请下即位称帝,并分封了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将领谋士一百多人为列侯,七人为王,而英布,正是现在的淮南王。

子不语怪力乱神,刘邦虽然是老秦的亭长起家,但身边的谋士们法儒道三家皆有,算是有些文学见识,但昆仑镜,昆仑,那是传说中天人的居处。这是天家的宝物,所透露出的也是撼动大汉的话语,刘邦郁闷。

大汉立国,百姓需要稳定的环境休养生息,但各地征伐未定,他却年事已高,不得已遵从了建议分封群臣,但诸侯列国占据大汉江山的多半疆土,并且封国内部军政独立、尾大不掉,刘邦知晓,秦始皇的郡县制是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百姓盲从,虽然对郡县制并不抵触,但诸侯功臣,仍然想要保持先秦时期,独立自治的公卿地位,这与他的设想背道而驰。

再行分封,百年之后还是继续七国战乱,刘邦封王也仅为权宜之计,他与秦始皇一样,想要一个大统一稳定,政通文达,绝对由皇帝统治的王朝。而不是落得像周朝那般,中央衰败,诸侯做大反噬君主的下场。

“刘姓封王。”刘邦思索着,此事只能密谋,不能透给王侯,他已年老,勋臣尚在,可交给刘盈那小子实在不能让他放心,“唉——”刘邦长叹,子不孝父最是悲哀,万一他走得早,偌大的江山直接给刘盈,怕是第二天就能看见诸侯为了他的陵墓在哪祭祀大打出手,只能他这个老父亲舍脸辛苦一点,帮儿子一把了。

“恭喜陛下得偿所愿。”吕雉忍住白眼虚假的奉承着刘邦平定诸王的志向达成,老刘家谁当王侯她不在意,只要刘盈是太子,是皇帝。

“皇后也在啊。”刘邦一惊,嬉皮笑脸的往背椅一靠,天人这懒人家具,着实适合他这老腰舒展,安逸。就是有一点不好,皇后老妻端庄,不如戚夫人温婉可人,“正巧,皇后有什么见解与我说说。”

如意,如意,他的好儿子,若是能如他意成为太子就好了。

「“当然,这部分是最为流传的说法。但从先秦战国到唐末,虽然出现有许多疑似为豆浆的食品记载,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看,还是与今日所饮豆浆有明显差别。

例如《七步诗》记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该诗见于《世说新语》,无论是否为曹植所作,均可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理解,是将大豆直接放在釜中煮烂而成的。与北朝魏时期《齐民要术》中有详细介绍:‘更煮豆取浓汁,并秫米女曲五升;盐五升,合此豉中。以豆汁洒溲之,令调。以手抟,令汁出指间,以此为度。’表述一致,都是煮豆出汁服用。从其成分来看与今日的豆浆接近。但两者制作工艺不同:一为煮食,一为研磨。”

“北宋人所著《证类本草》引《唐本草》中有:中者,研生绿豆汁,饮一、二升解之。这一记载较为明确,就是生的绿豆浆,其工艺与豆浆已经非常接近。所以说,豆浆成为饮品并广为人知,按史料记载应该是在中古之后的宋元时期。”赵简明滋了一口豆浆歇口气,“只买了豆浆忘记豆腐脑了,大家姑且看个图就当见过豆腐。”」

邺城魏公府邸

时值冬至大朝会结束,曹操疲惫的依靠在马车里闭目养神,作为大汉的权臣,他对突然出现的昆仑镜接受良好。张角当年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号令策动各地黄巾军叛乱,成了他崭露头角的台阶,只是不想大汉果如张角的摇摇欲坠难以为继。

谋略半生,即使是休息,曹操也不免听着昆仑镜透露的消息分析局势。魏晋南北朝、北朝魏、还有晋惠帝司马衷……曹操惋惜,如果天人提及的“曹植”真的是他的儿子,那么,问题可就大了。

他生在大汉年间,曹植却被归属于魏晋南北朝,正是说明大汉灭亡并非他能挽回,没有蜀汉与东吴,那么这两个地方应该也被“魏”或者“晋”统一,他如今是魏公,又有曹植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哀,定是他死后刘协没了压制不愿屈居人下,与世子发生冲突,于是曹丕夺了汉家的地位。

由此再推想,曹丕,的确,他与司马懿等人素来交好,因为赤壁一战失利损失惨重,为了稳定北方,曹操只能把精力转移到经营势力上,而作为三方势力最年长的主公,内部维持的重点就落在了嗣位,支持二子的谋士私底下小动作不断,曹操并不放在心上,他还没有老到任人摆布的程度。

曹操理解最后选择的是曹丕,曹植好文学,性情放荡不羁,几次饮酒耽误政事,连手下的谋士都约束不了,作为主公失格。但把曹丕与司马懿放在一起,曹操冷笑,曹丕作为主公知能善用是好可把握不住,就是刺死自己的刀子了。

魏晋南北朝,北朝是魏,南朝是不是就是晋了?晋惠帝司马衷。

曹操复念一遍,他曹家能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千秋大业,司马家当然也能有样学样,隔壁袁术就是在建安二年称帝,彼时刘协这个汉家正统的继承人刚刚在曹操的辅助下登基。

“阿父。”马车停在了魏公府,吓得酒醒,又在大冬天冷静了好一会到曹植多了多久,凑近了车马,不安的行礼。

曹丕提着灯笼从门廊出来,两兄弟默契对视,却不多言,只伸手从不同的左右搀扶曹操下车。

无论是曹魏的野心被点破,还是兄弟墙阋摆上台面。都不如晋朝司马帝来的杀伤力大,还是某四世三公的前车之鉴太适合拿来说了。

“子恒,拿个章程出来吧。”曹操审视两个儿子,最终还是选择了让曹丕自断一臂,曹植目光黯然,失落的垂下了头,他已经出局,“子建累了,就去休息吧。”

“儿子晓得。”

曹丕坚毅的点点头,见曹操满脸倦色,识趣的不再打扰。顺手拉着犹豫扭捏的曹植转身往书房走,至少现在,因为昆仑镜的帮助曹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司马懿身上,暂时忽略了他们兄弟对大汉的处理,但等司马家解决了,大汉的丞相也该反应过来,可不得先和曹植搞好关系统一口径,他爹可不是个能糊弄的主。

特别是曹植那首诗,曹丕觉得,让曹操再看见第二次,这世子位置也得完犊子,曹植是好解决,可依他阿娘的性子会先曹操一步把他挂起来枭首示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